Media Reports
Media Repo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bout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Sunpower

《南京日报》:让更多科研成果变成“南京创造”

Time:2012.07.27 Clicks:2461 Size:

  苹果挂在树上只会腐烂,摘下来才能尝到味道。科研也是如此,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南京,有48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和众多企业研发中心,每年诞生数目庞大的科研成果,这一与国内任何城市比都不逊色的巨大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南京人意识到。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毕竟不像摘苹果那样简单,它需要企业、院校、政府的共同努力。如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南京正在树立“大科技”观念,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间的合作模式,促进联动协作,形成科技大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三方合流”的力量,打破科研就地转化的瓶颈,为更多的科研成果变成“南京创造”搭建平台。


  从“追求完美”到“适应需要”,科研日益成为一个适应客户需要的过程


  南京大学一名教授曾提出这样一个困惑:“我们辛辛苦苦搞的科研,到工程上一应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认为的技术难点企业认为不是主要问题。”


  对于教授的困惑,中圣集团的做法或许能给出一些启示。科研是什么?对20年前做大学教授的郭宏新提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告诉你:科研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可是现在他肯定不会再这样回答,如今在这个中圣集团董事长的思维中,科研,其实只是一个适应需要的过程,适应客户的需要,当然,也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生产工业用管托、换热器等系列产品的中圣科技,是一家研发型企业,企业自己有研发中心,也和高校联合搞研发。但不管以什么形式研发,中圣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是,自己的研究要着眼于为他人解决问题,提供别人满意的产品。从1997年第一个自行研制的新品隔冷管托问世,到保冷管托、隔热管托,中圣总是根据客户不断提出的要求不停地开发新品,同时自己也在服务其他企业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至今已有多项专利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迅速占领市场,企业在短短8年中成长为一个海外上市公司。


  从“追求完美”到“适应需要”,中圣的当家人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过去是大学教授,对科研精益求精,有了自认为完美的研究成果,要把它变成现实产品却总是因为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而遭遇“卡壳”。


  多次“此路不通”后教授们终于摸出了门道,并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一条经验:“客户的需求实际上是明确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检验了科研的可靠性,并加速了科研与市场的接轨过程。”


  中圣的经验为科研的实用性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与埋头实验室“闭门造车”式的科研相比,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显然更具市场价值。


  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公共平台“借鸡生蛋”,探索一条双赢的创新法则


  十多年前,几个从南京工程学院走出来的老师凭着手上的专利产品——一个小的连接器和10万元资金创办了康尼机电公司,经过在空调列车、提速列车和轨道车辆上的三次技术更新,现在康尼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主要的轨道列车门系统供应商。问起技术创新的经历,企业负责人说:“在市场上寻找项目机会,由企业的科研人员做项目研发负责人,再到高校中寻找科研力量的支撑,这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高的效益。”


  这是一个“借鸡生蛋”的实例。对于南京企业来说,本市数量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将现成的成果拿来就地转化当然是一条路,但让这些资源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为我服务”无疑是更贴近企业和市场实际、更能创造出巨大效益的一条路。目前我市大多数企业还缺乏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的实力,先进的科研仪器也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来操作,与其自己搞研发,不如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公共平台。


  这同时也是一条受高校、院所欢迎的路。“技术成果、教师、研究生,这些都是我们高校的资源,我们不能盲目地找企业,希望更多的企业来找我们,整合我们的科技资源。


  转自南京日报